索引号: | 431100000/2014-03031 | 发文日期: | 发布机构: | 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开展建设 |
统一登记号: | 信息时效性: | 失效 | 文号 : | 永政办发〔2014〕1号 |
永政办发〔2014〕1号
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人民政府办公室
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印发《数字永州规划(2013—2017年)》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驻永各单位:
市经信委制订的《数字永州规划(2013—2017年)》已经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月6日
数字永州规划
(2013-2017年)
——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2013-2017年规划
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3年11月
前 言
未来五年是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也是在新一轮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形势下,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战略机遇期。
建设“数字永州”,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效开发信息资源,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将永州打造成两化深度融合、四化同步发展的信息社会雏形,是我市加快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我市当前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和阶段目标。
为确保“数字永州”建设顺利进行,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数字湖南规划(2011-2015年)》、《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未来五年“数字永州”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目 录
一、现实基础与面临机遇... - 5 -
1.1 发展现状... - 5 -
1.2 存在的问题... - 8 -
1.3 面临机遇... - 10 -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11 -
2.1 指导思想... - 11 -
2.2 基本原则... - 11 -
三、发展目标... - 12 -
3.1 总体目标... - 12 -
3.2 具体目标... - 12 -
3.3 总体框架... - 13 -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 14 -
4.1 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 14 -
4.2 积极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 17 -
4.3 大力发展现代信息产业... - 19 -
4.4 着力构建现代电子政务系统... - 20 -
4.5 全面推进公共管理服务创新应用... - 22 -
4.6 积极推广农业农村信息化... - 28 -
五、保障措施... - 29 -
5.1 加强组织领导... - 29 -
5.2 强化政策支持... - 29 -
5.3 加大资金投入... - 29 -
5.4 拓展建设模式... - 30 -
5.5 加强考核管理... - 30 -
5.6 强化安全保障... - 30 -
附件:“数字永州”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表... - 31 -
“数字永州”建设,是以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城乡一体化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民生核心需求等方面为关注点,将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永州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对永州基础设施、基础环境、生产生活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多方位数字化、信息化的实时处理与利用,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的交互、共享平台,为永州城市管理与运营提供更简捷、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为永州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创新应用与服务模式。
一、现实基础与面临机遇
1.1 发展现状
永州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之地,是湖南联通两广、对接东盟的主要门户。当前,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夯实发展后劲,以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总抓手,致力于打造湘南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平台、全省加工贸易的示范集聚区、中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验区、跨区域合作的先行引领区和现代化工业城市、湘粤桂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十一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四化两型”战略,积极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持信息产业发展,强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发展水平取得较大进展,为改善永州全市服务管理、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永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十一五”以来,我市信息网络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套网络不断拓展和延伸,以光纤传输为主的高速信息网络逐步延伸到户,基本实现了宽带网络、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电视的全覆盖。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实现主要区域全覆盖,促进了新一代移动通信服务快速发展。截止2012年底,全市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4.26万皮长公里;全市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58.57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30.7万户;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140Gbps,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7.1%。
2、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取得初步成效。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建材、轻纺等11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启动实施了以“七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数字企业”创建示范工程和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两化融合”取得初步成效。一批骨干企业围绕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经营网络化等应用,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工艺流程、生产和经营模式进行改造,CAD、CAM、CAPP、PDM、ERP等信息技术逐步得到应用。华源线缆等20家企业被列为全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试点企业,长丰汽车和天龙米业纳入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道县工业园获批湖南省“两化融合”试验区。
3、信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十一五”以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长速度。全市初步建成了以凤凰园、道县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冷水滩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东安县太阳能光伏高科园等为核心的高标准专业化信息产业工业园,电线电缆、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器件、太阳能光伏和LED照明等产业的集群效应初步显现。2012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4.15亿元,同比增长32.8%,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5%,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达到36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1家。
4、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基本成型。全市初步建立以电子政务内外网基础网络为基本架构的电子政务框架体系,纵向实现上连国家、省,下接11个县区,横向联接193家市直各部门。基于内网上线运行了电子公文传输和信息报送等应用系统,基于外网运行的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涵盖市、县两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站群体系基本建成。人口数据库实现全员覆盖,计生、公安、民政、劳动、卫生基本建成互通共享的人口信息交换机制;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基础库启动建设。金税、金质、金信等“金”字工程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5、社会领域信息化逐步展开。教育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校校通”工程基本完成,城区学校实现“网络班班通”,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全市11个县区60%以上的学校。医疗卫生系统启动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建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市级“120”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投入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建成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平台,市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住院费用补偿即时结报。“金保”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建立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数据中心,实现业务数据在市级集中统一管理;建成全市统一的大医保、企业养老、机关养老、失业等保险系统,业务办理实现全程信息化。交通、物流和城管领域信息化支撑能力得到提升,城市公交、加油IC卡等电子支付应用逐步普及;食品药品安全、质量监督、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电子监管应用持续普及。
6、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安系统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基础网络设施、计算机运行平台和安全接入平台,建设完成情报应用平台、视频联网平台、网络安全平台和无线图像应急通信平台等公共安全应用平台。交警部门建成中心城区新型智能化交通指挥系统。环保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环境信访、环境监测、污染源普查等方面实现业务信息化管理,建立了全市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对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和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的实时监控及数据市、省、部三级交换。市房产局建成房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商品房网上签约及预售资金监管系统,实现房产业务信息化管理。
7、农村信息化应用务实推进。“村村通宽带”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推进实施了“农民上网”、“信息入村”、“信息田园”等工程,“农信通”实现乡村全覆盖;农业病虫害预警系统、农技服务推广系统、农副产品交易系统等一批实用型业务系统得到推广应用,覆盖城乡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林业系统建成“数据省级集中,省、市、县三级更新”的全市林业地理基础数据库,推广应用林业电子办证、林业基础地理信息、营造林技术管理、森林公安管理和森林防火辅助决策、林木测土配方专家咨询等应用系统,初步实现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
1.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但与全省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相对滞后。全市性的基础数据库建设滞后,空间数据贫乏。一些部门和单位虽然建设了业务数据库,但由于尚未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交换中心,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和交换机制,多数信息资源处于无序分散状态,无法共享,难以满足政府进行综合分析与科学决策支持的需要。
2、公共基础性支撑平台亟待建立。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各部门现有的信息系统建设多偏重单一部门、单一专业和单一要素,缺乏跨部门应用与共享的考虑,系统间接口、标准与规范不统一,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不利于部门间业务协同和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亟需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公共交换平台,以促进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
3、两化融合水平不高。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综合管理和产品流通等方面的融合程度还不高,对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支撑和带动效果不明显,信息化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作用还亟待加强。
4、信息产业基础和竞争力弱。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体规模偏小,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延伸度不足,缺乏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软件信息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企业和行业领军人物凤毛麟角,创业企业数量少,研发和模式创新能力弱,信息产业在全市产业体系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5、信息化发展环境急需完善。信息化宏观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信息化主管部门在全市信息化发展中的规划、引导、组织、管理作用不突出,条块分割和自行其是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一些县区和部门对信息化的战略地位认识不高,对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认识不足,没有给予信息化建设应有的资金和人力保障,导致许多信息化建设项目难以实施。全市信息技术人才相对紧缺,整体人才结构和素质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信息化项目的资金保障机制有待优化,投融资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有待创新。
1.3 面临机遇
1、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信息产业大发展。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覆盖面广、渗透性强、应用领域多,与传统产业结合空间巨大,将带动一大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成为促进各行业发展的倍增器,为“数字永州”建设和促进我市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2、我市具备承接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比较优势。当前,硬件、软件、网络和服务加速融合,新的信息产品和服务需求不断衍生,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信息技术的研发、生产、应用和服务等环节从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明显。我市具有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明显区位优势,以及相比沿海地区较低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交通物流等经济要素成本优势。这为我市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数字永州”建设提供了绝佳机会。
3、国家和省一系列重大战略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我国陆续制定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为我国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省委、省政府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作为实施“四化两型”战略的重要抓手,并先后出台发布了《数字湖南建设纲要》、《数字湖南规划(2011-2015)》和《湖南省信息化条例(修订)》等三大纲领性文件,这为“数字永州”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四化两型”、“数字湖南”的战略部署,以智慧化发展为主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主要目标,以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园区建设为着力点,以平台驱动、资源共享、强化应用为主要手段,抢抓机遇,统筹规划,创新模式,集约发展,全面提升我市信息化内生动力和应用水平,有力支撑“六城同创”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把我市打造成绿色、智能、宜居、和谐的新型城市。
2.2 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充分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构建完善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交换体系,逐步实现跨部门信息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
加强创新,智能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带动、渗透和融合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创新能力。将智能发展作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化和四化同步发展的努力方向,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广泛深入应用。
突出重点,民生优先。以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最关键、最突出领域为重点,大力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提升全社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优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和改善民生,大力推动社会公众急需、受益面广、信息密集度高的项目建设,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规划、政策环境、市场秩序和法规标准等方面的导向、协调与推动作用,引导全社会力量投入信息化建设。坚持市场运作,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广泛开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创新应用。
三、发展目标
3.1 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0.8以上,“数字永州”框架体系初步形成,“两化”融合取得积极进展,信息产业初具规模,公共服务融合便捷,信息化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到2017年,信息化整体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信息基础设施先进完备,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服务智慧高效,人民生活智能便捷,城市发展模式创新,“数字永州”基本建成。
3.2 具体目标
到2017年,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完备升级。城市光网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农村光纤到行政村,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城市主要区域,有线数字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建成以政务云(大数据中心)为主体,覆盖面广、应用创新性强的城市云团。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流通、企业管理等业务环节得到广泛应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0以上,进入深度融合阶段。
——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先导性支柱产业。
——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化。市、县两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框架基本建成,大数据中心承载80%以上市级部门各类数据资源,跨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共享率达到60%以上,对外服务能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各领域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在智慧综合服务、数字医疗、数字教育、数字旅游、智能交通、数字环保、网格管理等领域取得明显成效。
——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向纵深领域推进,对现代农业决策、管理和服务支撑能力明显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提高到50%以上。
3.3 总体框架
数字永州总体框架按功能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规划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应用体系、保障措施等四个部分。总体框架各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数字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的核心,应用体系建设是关键,组织、政策、模式、安全、资金是保障,共同构成数字永州。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紧紧围绕发展目标,选择需求紧迫、关联性强、覆盖面广、见效快的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带动、引领、支撑和影响其他领域的信息化普及应用,全面推动数字永州健康发展。
4.1 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按照夯实基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光网城市”建设,优化网络性能,基本建成新一代先进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市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建立政府和社会联动的大数据形成机制,以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为切入点,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以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为主线,加快全市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及公共交换平台建设,推进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科学利用。
1、加快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光纤宽带和无线宽带通信为重点,积极建设新一代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构建统一高效的泛在网络。加快推进光纤网络普及工程,实现城市光纤入户,农村光纤到村,建设光网城市。全面提升无线网络的覆盖面和传输速率,打造3G、4G网络全覆盖和WLAN(无线局域网)深度覆盖的城市无线通信网络。加快新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加快升级改造NGB传输骨干网络、业务平台和管理系统。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2、加快推进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动态、高精度、三维地心测绘基准体系和全球卫星导航综合服务系统,加快推进全市地名地址数据库和高精度数字高程模拟库建设,建设地理市情监测和统计分析平台,形成“一网一库一平台”的全市地理空间框架,不断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与应用体系,为各行业提供高精度、实时有效的空间位置服务,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
3、建设“数字永州”大数据中心。通过建设大数据中心,整合各部门、各行业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为行业应用提供统一的能力支撑,实现应用系统智慧化,提升集约化管理水平。一是加快云计算中心、共享交换平台及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云计算中心、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为“数字永州”应用系统提供强大支撑。加快建设和完善人口、法人、地理空间和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大力拓展相关应用服务。二是加强部门应用能力整合,提供应用系统支撑。通过各种方式,整合定位、数据分析、视频监控、语音、工作流支撑、第三方接入、短信、邮件、公共服务等各种专业平台提供的应用能力,为各部门提供统一的应用能力接口,实现应用能力的集中整合。
专栏一: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一:无线城市提升覆盖工程
利用WiFi、3G、4G等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以运营商为主体进行建设和运营,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环境培育,分区域、按步骤积极推动无线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覆盖政府机关、科研院校、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宾馆饭店、会议中心、风景名胜区、休闲娱乐场所、公共交通站点等重要场所的无线通信网络,为市民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到2017年,重点区域、重要场所WiFi覆盖率达到100%。
重点工程二:光网城市升级改造工程
大力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全面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以大芯数光纤为主要传输媒体,以PON(无源光网络)为主要传输手段,以城市更新单元为重点,加快已建区域的“光进铜退”网络改造,新建区域直接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到2017年,实现城市光纤千兆到楼百兆到户,农村百兆到行政村,城市家庭带宽达到20M以上,重点区域带宽达100M以上,农村家庭带宽达到8M以上。
重点工程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
利用云计算平台技术,整合国土、规划、民政等部门地理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包括地理实体数据、影像数据、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和三维景观数据在内的面向公共服务的地理实体数据库和各专题数据库。到2015年,形成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基本载体,嵌入社会公共信息,构建全市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共享。到2017年,形成较为完备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重点工程四: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工程
采用政府投资建设、监督考核,委托专业化企业负责运维服务的模式,加快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优先为市直各部门提供按需申请的计算、存储、网络、信息、应用支撑等资源和服务,面向社会提供网络设施、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开发平台等基础设施服务。到2017年,实现全市50%以上公共政务应用系统由市云计算数据中心统一承载,初步形成政府大数据宏观决策分析系统,提升政府综合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4.2 积极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以“突出重点、需求主导”为原则,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和实施一批“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和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1、大力推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数字企业”示范工程和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应用,大力提升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轻纺、民爆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鼓励传统行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及加快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增强自主研发和创意设计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创新产品种类,加速产品高端化,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
2、大力推进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提高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引导社会资源提供市场化服务,建设一批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产业集群的研发设计、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电子商务、市场拓展等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3、大力推进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产业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实现光纤到楼和无线全覆盖,支持建设园区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园区信息化管理。推进节能降耗监测管理平台、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交通系统、电子商务平台、信息技术公共平台在产业园区中的建设应用,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专栏二:“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五:两化深度融合“111”工程
以提升区域、行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为目标,深入开展 “数字企业”创建、“送信息进企业”和企业信息化“翔计划”活动,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入应用。重点加大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编制(CAPP)、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企业新产品设计水平和开发能力。全面提升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软件系统应用率,中小型企业实现财务、物料和营销管理信息化的比率等。五年内打造10家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实施100个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创建1000家数字企业。
重点工程六: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企业使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整合行业协会、信息服务商、行业专家等各方面资源,构建一批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网站外包、信息咨询、产品设计、检测和质量认证、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教育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引导中小微企业通过平台开展信息化应用,降低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成本,提高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力争到2017年,全市70%以上中小微企业能享受平台提供的在线服务。
重点工程七:数字示范园区建设工程
围绕绿色化创新、数字化制造、生产性服务等目标,鼓励各园区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积极推动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道县工业园、祁阳工业园开展“两化融合”试验区和数字示范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探索行业解决方案应用,重点推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纺织制鞋等产业的两化融合,着力实施节能控制与综合利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公共服务平台支撑、电子商务扶持引导、信息安全保障、两化融合专业人才培训等工程。五年内打造并认定一批高建设标准、高管理水平、高服务能力的“三高”数字园区,通过示范带动,全面推进我市“两化融合”进程。
4.3 大力发展现代信息产业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利用区位和政策优势,紧抓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示范区的发展机遇,以凤凰园、道县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冷水滩、祁阳电子信息产业园为核心,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信息企业来永州投资发展,引导信息产业集聚发展。
1、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大力推进信息产业专业园区建设,促进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器件、汽车电子、消费类整机、太阳能光伏和LED照明、聚合物锂电池等优势产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行业整合,培育龙头企业,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转变。
2、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积极培育提供网络接入、软硬件技术、网络和信息增值服务的企业,大力发展系统集成软件定制、软件测试等软件服务业。支持和鼓励社会信息咨询、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增值开发利用。突出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业,大力促进信息消费。
3、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快培育新型信息产业。积极承接电子标签(RFID)、智能传感、智能终端等物联网产业的梯度转移,推动物联网技术在重点领域的应用试点示范,打造新的增长点。抓住云计算技术促进信息网络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云计算公共服务体系,创造云计算市场,推动云计算体系架构、计算资源虚拟化控制和海量数据存储处理技术产业化。
专栏三:信息产业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壮大工程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实行政策向园区倾斜、资源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加快推进凤凰园、道县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冷水滩电子信息产业园、祁阳电子信息产业园和东安太阳能光伏高科园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园区承接信息产业转移的能力。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汽车电子、消费类整机、太阳能光伏和LED照明、聚合物锂电池等优势产业,以晶石电子、达福鑫电子、科力尔电机等“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行业整合,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转变,促进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到2017年,力争建成1-2个产值超百亿产业园区,形成2-3个产值超50亿的特色产业集群,培育3-4家产值过10亿的龙头企业和40-50家产值过亿元的重点企业。
重点工程九: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培育发展工程
大力扶持以永泰中天、华龙安防、灵动科技为代表的本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积极引进符合本地需求的知名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支持和鼓励社会信息咨询、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增值开发利用。突出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业,大力开发面向公众和企业的增值电信业务。推动信息技术与潇湘文化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教育、文化艺术创作、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休闲消费创意等新型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产业的“园中园”,以更优惠的政策、更有力的措施鼓励本地企业、资源和人才进行创业,吸引外地知名企业入驻,面向全市提供信息服务,引导信息消费发展。
4.4 着力构建现代电子政务系统
基于创新2.0、WEB2.0和政府2.0的发展趋势以及“共建、共享、共用、参与、开放”的建设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应用、社交网络、身份认证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一体化;以创新灵活的平台化方式,提供整合、高效、便捷的服务以及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务模式,加快电子政府建设。
1、加快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继续整合和开发政务信息资源,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促进数据资源集中管理、集成融合与增值服务;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构建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形成数据采集“一张表、一张图”机制,建设和完善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三大基础信息库,以及宏观经济、法规公文、数字档案、信用基础、政务机关和部门重要业务信息数据库。通过机制创新,打破部门数据垄断,推进横向信息资源共享。
2、推进跨部门业务协同与一体化服务。以推进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重点,整合网络资源,促进互联互通,加快跨部门协同办公系统建设,重点推进综合治税、食品药品监管、社会信用、应急指挥等领域的业务协同应用。逐步面向全市各部门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协同办公、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应用支撑,并实现与前台门户网站的无缝隙对接。同时,积极建设移动电子政务系统,满足公务人员移动办公需要。
3、加快政府网站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窗口和平台的重要作用,继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便民服务、政民互动四大核心内容建设,以整合资源、创新服务为导向,构建“一站式”网上政务大厅和网站群服务体系,强化面向公民和法人的在线服务和互动交流功能,着力提升政府网站服务水平。加强各级政府网站平台的整合,推动集约建设和统一管理,切实提高政府网站服务质量和安全防护能力。
专栏四:现代电子政务建设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十:公共交换平台建设工程
按照建立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部门间数据交换机制和共享服务体系总体要求,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及信息交换体系,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建立资源共享、数据交换、业务协同的工作机制和模式,构建城市级公共交换共享平台,形成全市信息资源的交换中枢,逐步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跨部门、跨机构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到2015年,50%以上政府部门信息数据在该平台上实现交换共享,到2017年,达到80%以上。
重点工程十一:全市统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工程
基于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市级办公自动化系统,制定系统接入标准,通过集群、目录服务、数据交换、智能配置、虚拟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市办公自动化系统与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对接,全面实现电子公文交换、督查催办、数字证书、电子印章系统和数字档案管理,降低行政管理成本,规范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增强政府内部管理能力。
重点工程十二:政府在线服务工程
以新一代Web应用技术为基础,适应新一代HTML5标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架构的要求,建立管理规范、技术成熟的政府网站群平台,支撑全市各县区、部门网站建设;逐步从市到县(区)开通微博、微信群和“永州通”微门户,提升政府在线服务能力和对外宣传的影响力,推动政府在线服务体系集约建设与统一管理。到2017年,实现全市各级各部门政府网站资源整合,网上办事率达到80%以上,在线服务平台(包括网站群、微信微博和微门户)日均浏览量达到50万以上,建设水平达到全省地市级前列。
4.5 全面推进公共管理服务创新应用
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按照“资源集约,信息集中,业务集成,管理集合”思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和社会管理各领域的应用,提高政府管理决策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经济、民生协调发展。
1、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无线传感网、电子标签、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和视讯信号智能分析技术,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强化对交通、环保、公共安全、房产、旅游、城市服务等各种需求的智能响应,提高网格化管理精度和广度。建设数字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利用智能分析工具对采集的视频、图像、数值等数据进行深度信息挖掘,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加快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网络服务水平。在碳排放、污染源监测、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领域推广精细化网格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精度。整合各类网格产生的信息资源,在市政市容、城管监察、社会治安、综合执法、应急保障等领域实现信息共建共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专栏五:城市管理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十三:数字城管建设工程
按照网格化管理理念和“大城管”模式,利用移动通信、空间地理和物联网等技术,加快建设基础地理、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城市管理地理编码、城市管理单元网格、城市管理业务、综合评价等基础数据库,积极完善无线数据采集、呼叫中心、监督指挥、地理编码、评价统计、视频监控、城市部件更新、基础数据资料管理、应用维护、大屏幕显示、数据交换、协同工作等应用系统,实现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公园管理、林业资源、城市照明、市容秩序的数字化管理。建立二级数字城管平台,设立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数字城管监督一级指挥中心,三区设立二级城管指挥中心。到2015年,一期覆盖冷水滩区、零陵区、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17年,二期延伸到三区城乡结合部、生态新城、农科园,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并逐步覆盖到下属9县。
重点工程十四:金盾二期推进工程
按照“2个中心+6大平台+N个专业化系统”的基本框架,加快金盾二期工程建设。一是优化、完善市局信息中心和网络图像中心,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促进警务信息共享。二是建设完善警务综合、情报信息、指挥通信、警用地理、内部管理、公共服务等六大综合应用平台。推进全市基础信息采集平台和执法办案平台建设,确保数据网上采集并全面应用警务通系统,实现所有案件网上办理、所有书面证据材料网上流转;进一步完善全市情报平台,为情报研判提供平台支撑,优化三台合一、350M无线通信、340M无线图传等指挥通信系统;建设PGIS系统,促使数据共享共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社区警务平台建设,建设警员管理、警车警员GPS定位管理、督察平台等内部管理系统;建设完善以阳光警务平台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快推进移动警务、入境、国保、刑侦、治安、网技、禁毒、交警等专业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重点工程十五:智能交通建设工程
重点完成中心城区红绿灯系统、电子警察系统、电子卡口系统、永州大道智能化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或改造升级工作。推进市县区域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建设完善交通状态指数参数采集发布系统,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多种渠道,为公众提供道路通行状况等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完善公交企业营运调度系统,试点推进公交站点车辆信息预报发布服务系统,提升公交车辆运营效率;整合交通管理各业务系统和静态、动态交通数据,深入挖掘数据在交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拓展交通指挥调度、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功能,提高交通指挥协调能力和交通智能诱导能力,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重点工程十六:数字环保建设工程
按照科学化、一体化、精准化的发展要求,加快“数字环保”工程建设,建立环境物联监测网络,实时采集污染源、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噪声等环境数据信息,对潇水河流域、湘江源等重点地区和湘江纸业等重点企业实施智能化远程监测。通过建立环境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行维护体系等“三体系”,构建硬件设施支撑平台、软件系统支撑平台、信息共享应用平台、核心业务应用平台、服务与决策应用平台等“五平台”,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环境数据中心、综合办公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移动执法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环境信息展示与决策系统等“七系统”,实现对城市环境系统的智能感知,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重点工程十七:房地产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工程
完善全市房屋基础数据库和房地产市场主体数据库,建设和完善覆盖房屋全生命周期的房地产管理和住房保障综合管理系统、房地产地理平台、个人住房信息平台、三维房产档案管理平台、网上房屋交易信息平台等。到2017年,在统一的房地产信息系统平台上实现房地产地理空间、个人住房信息、网上房屋交易等重点应用,以及房地产辅助决策支持与市场预警。
重点工程十八:数字旅游示范工程
以“一城、一山、六精品”为重点,加大“数字景区”建设力度,建立景区数据中心平台、通讯平台、信息安全平台、GIS系统平台、GPS系统平台等五大平台,完善门禁及票务、中心控制、PDA、对讲、语音导游、环境监测及森林防火、网上游览、LED展示、SP、旅游一卡通、呼叫中心、车辆调度等应用系统;对景区、酒店、购物商家等资源进行整合,搭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广电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旅游节庆等营销渠道。到2017年,实现旅游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配齐一张屏(触摸屏),建好二个网(无线宽带网和永州旅游信息网),开发三个系统(自助导游讲解系统、城市自助导览系统、网络虚拟旅游系统),推进四个数字(数字景区、数字酒店、数字旅行社、数字乡村)。推出一卡一亭(一卡通和永州特色旅游商品购物亭),建立一个中心(永州智慧旅游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基地(如永州“智慧旅游”软件园等),开展一批试点(景区游客统计分析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车船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游客虚拟体验系统等),完成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规划,为后续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建立保障机制。
2、推进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顺应公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拓展信息化在民生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市民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民众健康、安全、便利、舒心的生活需求。
发展数字教育。完善覆盖全社会的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学校信息化建设,丰富数字化、智能化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向以电子病历和数字化全民健康档案共享为核心的区域信息一体化转变,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协同,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提升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水平。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和餐饮服务业安全信息平台,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
改善社保民政服务。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就业服务、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救助、低保、慈善、社工、婚姻、社会组织等服务能力和水平。
推进社区信息化。示范推广网格化社区管理,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流程“一窗式”管理服务。推动数字社区环境建设,不断完善社区的信息化服务标准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促进信息技术在楼宇、家庭中的应用发展。
专栏六:民生信息化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十九:教育系统“三通两平台”工程
加快推进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三通两平台”数字教育工程建设,到2017年,全面建成网络、资源和服务全覆盖的教育信息化公共管理及服务体系,90%以上的中小学生和教师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重点推进以校园网、多媒体教室、校园数字广播系统、数字校园安全防护系统、数字一卡通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到2017年,建成4-5所省级示范“数字校园”。
重点工程二十:信息化人才培育“111”工程
依托本地高校,开设电子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加快信息化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鼓励市内高校、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研究机构和IT培训机构合作办学。拓宽信息化高端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帮助解决引进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以优厚的条件广泛吸引海内外信息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把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知识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员干部学习考核范围。到2017年,争取培育引进100名信息化中高级人才,1000名信息化专业化人才,10000名信息化实用型人才。
重点工程二十一: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工程
加快构建市、县(区)、镇三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重点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系统应用,建设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积极推广医院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医院信息平台、区域卫生共享协同等应用系统,加快数字医院试点示范建设。到2017年,居民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成三级示范“数字医院”3家以上,二级(及二级以下)示范“数字医院”10家以上。
重点工程二十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建立食品药品信息数据库,完善药品、医疗器械、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食品流通环节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及安全信息采集发布体系等,通过对食品药品行政许可、行政监管、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等业务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使用进行全程监管。到2017年,实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向主动监管、事前监管和精细化监管转变。
重点工程二十三:金保二期推进工程
整合各类社会保障信息资源,完善市级数据中心,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业务网络,实现全领域全流程协同管理、基层综合办理、网上一站式服务。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实现保障卡使用者从出生到就业、培训、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相应待遇等应用一体化,并逐步扩展到公共事业缴费、公交刷卡、小额电子钱包等方面的应用,实现“一卡多用”,为市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推进福利保障与商业保险、社会救助、慈善捐助等机构的信息资源共享,构建社会保障服务多层次架构体系。
重点工程二十四:数字社区示范工程
加快电子政务向社区延伸,促进民政、公安、计生、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业务系统和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建设社区综合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流程“一窗式”管理服务,全面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积极推动网格化社区管理,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发展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实现远程监控、安全管理等功能,使居民生活向“智能化”发展,打造数字化社区。
4.6 积极推广农业农村信息化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方针,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行政村信息服务点全覆盖,全面建设面向农村的“数字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镇村门户网站群,提高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撑能力,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融合发展。
专栏七:农业农村信息化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二十五: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采取多模式、多渠道、多机制,整合和完善现有各类涉农信息网站,着力建设全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作为农村信息资源统一发布和展示的窗口,为农户提供各类涉农资源(课件、教程、软件)发布与下载、信息查询、技术交流等服务。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层服务站为主体,通过共享场地、设备、人员、数据等信息资源,整合农业、科技、卫生、文化、商务、人社等部门和单位的农村信息服务资源,建设“多站合一、多员合一、一站多能”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依托基层综合信息站点,推进农村电子政务管理、农村事物综合咨询服务、农村文化娱乐服务、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农超对接、农村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保障、农村土地流转等事务一站式服务,并开展电子商务、本地支付、票务、远程挂号等代办业务。
重点工程二十六:农业信息化提升工程
以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江永县全国出口蔬菜基地等为依托,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建立完善农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信息体系,重点开展粮油、果蔬、畜禽、水产品、农机、农业生产动态、农产品供求价格、农业科技和灾害疫情的监测预警。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物联网、3S、自动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示范,搭建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环节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永州“网上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实体+网络”、“手机+电脑”的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的“农产品进城”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农超、农校、农企、农区(社区)之间有效对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大户、行业协会等通过平台开设网上直销店,实现网上展销。
五、保障措施
5.1 加强组织领导
由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领导“数字永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数字永州”建设的组织实施、牵头协调和监督管理。成立“数字永州”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信息化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逐步形成“一个领导机构决策、信息化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信息化工作格局。运用多种手段和多种载体,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对“数字永州”建设的共识。
5.2 强化政策支持
制定出台《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实施意见》、《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信息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加快研究、制订或修订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共享、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信息市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保障“数字永州”建设健康有序开展。市直各职能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大执行力度,明确工作任务,在政策制定、项目安排、资金保障、体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抓紧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5.3 加大资金投入
设立市级信息化专项引导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用于支持和促进信息化发展。工业发展资金、科技资金以及各行业部门专项资金中,安排适当比例资金,加强整合统筹管理,集中用于支持“数字永州”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共建、共享、共用,提高公共投资效能。
加快投融资体制创新,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与运营模式,确保建设资金足额投入。
5.4 拓展建设模式
积极创新合作模式,引导通信运营商及本地信息服务商参与“数字永州”建设。采用终端和应用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发展三网融合;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加快与省内外知名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司的对接;积极搭建政企沟通合作平台,吸引具有丰富信息化建设经验、优质资信的公司参与建设。
5.5 加强考核管理
将“数字永州”建设和信息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纳入信息化考核,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奖罚兑现。财政性投入和公共性建设项目要符合“数字永州”规划和顶层设计,按有关规定进行立项前审查和备案,其中电子政务类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报市政府办公室审查和备案,其它专项信息化规划和重点信息化项目报市经信委审查和备案。建立健全项目立项前置审查、预算评审、建设监理、竣工验收、决算评审和运维管理等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综合绩效评估体系,加强项目规划设计和项目绩效考评,提高投资效率。
5.6 强化安全保障
建立全市统一、完善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和以现代密码技术为基础,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信任体系。推广电子签名的应用,整合数字证书资源,逐步实现“一证多用”、“一证通用”。加强信息系统设计、建设、验收、运维全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落实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制度。加快建设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监控和防御体系,强化网络空间治理。积极推动经济领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建设集约化的灾难备份与恢复系统,促进统一的灾备中心建设。完善安全防范机制,定期进行常规性安全检测,对突发性的安全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完善网络安全规章制度,强化网络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的应急保障能力。
抄送:市委各部门,军分区司令部。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人民检察院。
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月7日印发
附件:
“数字永州”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表
永政办发〔2014〕1号
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人民政府办公室
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印发《数字永州规划(2013—2017年)》的通 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驻永各单位:
市经信委制订的《数字永州规划(2013—2017年)》已经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月6日
数字永州规划
(2013-2017年)
——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2013-2017年规划
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3年11月
前 言
未来五年是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也是在新一轮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形势下,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战略机遇期。
建设“数字永州”,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效开发信息资源,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将永州打造成两化深度融合、四化同步发展的信息社会雏形,是我市加快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我市当前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和阶段目标。
为确保“数字永州”建设顺利进行,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数字湖南规划(2011-2015年)》、《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未来五年“数字永州”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目 录
一、现实基础与面临机遇... - 5 -
1.1 发展现状... - 5 -
1.2 存在的问题... - 8 -
1.3 面临机遇... - 10 -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11 -
2.1 指导思想... - 11 -
2.2 基本原则... - 11 -
三、发展目标... - 12 -
3.1 总体目标... - 12 -
3.2 具体目标... - 12 -
3.3 总体框架... - 13 -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 14 -
4.1 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 14 -
4.2 积极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 17 -
4.3 大力发展现代信息产业... - 19 -
4.4 着力构建现代电子政务系统... - 20 -
4.5 全面推进公共管理服务创新应用... - 22 -
4.6 积极推广农业农村信息化... - 28 -
五、保障措施... - 29 -
5.1 加强组织领导... - 29 -
5.2 强化政策支持... - 29 -
5.3 加大资金投入... - 29 -
5.4 拓展建设模式... - 30 -
5.5 加强考核管理... - 30 -
5.6 强化安全保障... - 30 -
附件:“数字永州”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表... - 31 -
“数字永州”建设,是以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城乡一体化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民生核心需求等方面为关注点,将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永州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对永州基础设施、基础环境、生产生活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多方位数字化、信息化的实时处理与利用,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的交互、共享平台,为永州城市管理与运营提供更简捷、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为永州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创新应用与服务模式。
一、现实基础与面临机遇
1.1 发展现状
永州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之地,是湖南联通两广、对接东盟的主要门户。当前,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夯实发展后劲,以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总抓手,致力于打造湘南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平台、全省加工贸易的示范集聚区、中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验区、跨区域合作的先行引领区和现代化工业城市、湘粤桂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十一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四化两型”战略,积极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持信息产业发展,强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发展水平取得较大进展,为改善永州全市服务管理、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永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十一五”以来,我市信息网络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套网络不断拓展和延伸,以光纤传输为主的高速信息网络逐步延伸到户,基本实现了宽带网络、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电视的全覆盖。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实现主要区域全覆盖,促进了新一代移动通信服务快速发展。截止2012年底,全市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4.26万皮长公里;全市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58.57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30.7万户;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140Gbps,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7.1%。
2、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取得初步成效。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建材、轻纺等11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启动实施了以“七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数字企业”创建示范工程和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两化融合”取得初步成效。一批骨干企业围绕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经营网络化等应用,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工艺流程、生产和经营模式进行改造,CAD、CAM、CAPP、PDM、ERP等信息技术逐步得到应用。华源线缆等20家企业被列为全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试点企业,长丰汽车和天龙米业纳入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道县工业园获批湖南省“两化融合”试验区。
3、信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十一五”以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长速度。全市初步建成了以凤凰园、道县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冷水滩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东安县太阳能光伏高科园等为核心的高标准专业化信息产业工业园,电线电缆、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器件、太阳能光伏和LED照明等产业的集群效应初步显现。2012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4.15亿元,同比增长32.8%,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5%,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达到36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1家。
4、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基本成型。全市初步建立以电子政务内外网基础网络为基本架构的电子政务框架体系,纵向实现上连国家、省,下接11个县区,横向联接193家市直各部门。基于内网上线运行了电子公文传输和信息报送等应用系统,基于外网运行的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涵盖市、县两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站群体系基本建成。人口数据库实现全员覆盖,计生、公安、民政、劳动、卫生基本建成互通共享的人口信息交换机制;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基础库启动建设。金税、金质、金信等“金”字工程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5、社会领域信息化逐步展开。教育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校校通”工程基本完成,城区学校实现“网络班班通”,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全市11个县区60%以上的学校。医疗卫生系统启动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建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市级“120”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投入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建成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平台,市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住院费用补偿即时结报。“金保”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建立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数据中心,实现业务数据在市级集中统一管理;建成全市统一的大医保、企业养老、机关养老、失业等保险系统,业务办理实现全程信息化。交通、物流和城管领域信息化支撑能力得到提升,城市公交、加油IC卡等电子支付应用逐步普及;食品药品安全、质量监督、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电子监管应用持续普及。
6、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安系统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基础网络设施、计算机运行平台和安全接入平台,建设完成情报应用平台、视频联网平台、网络安全平台和无线图像应急通信平台等公共安全应用平台。交警部门建成中心城区新型智能化交通指挥系统。环保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环境信访、环境监测、污染源普查等方面实现业务信息化管理,建立了全市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对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和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的实时监控及数据市、省、部三级交换。市房产局建成房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商品房网上签约及预售资金监管系统,实现房产业务信息化管理。
7、农村信息化应用务实推进。“村村通宽带”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推进实施了“农民上网”、“信息入村”、“信息田园”等工程,“农信通”实现乡村全覆盖;农业病虫害预警系统、农技服务推广系统、农副产品交易系统等一批实用型业务系统得到推广应用,覆盖城乡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林业系统建成“数据省级集中,省、市、县三级更新”的全市林业地理基础数据库,推广应用林业电子办证、林业基础地理信息、营造林技术管理、森林公安管理和森林防火辅助决策、林木测土配方专家咨询等应用系统,初步实现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
1.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但与全省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相对滞后。全市性的基础数据库建设滞后,空间数据贫乏。一些部门和单位虽然建设了业务数据库,但由于尚未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交换中心,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和交换机制,多数信息资源处于无序分散状态,无法共享,难以满足政府进行综合分析与科学决策支持的需要。
2、公共基础性支撑平台亟待建立。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各部门现有的信息系统建设多偏重单一部门、单一专业和单一要素,缺乏跨部门应用与共享的考虑,系统间接口、标准与规范不统一,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不利于部门间业务协同和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亟需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公共交换平台,以促进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
3、两化融合水平不高。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综合管理和产品流通等方面的融合程度还不高,对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支撑和带动效果不明显,信息化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作用还亟待加强。
4、信息产业基础和竞争力弱。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体规模偏小,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延伸度不足,缺乏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软件信息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企业和行业领军人物凤毛麟角,创业企业数量少,研发和模式创新能力弱,信息产业在全市产业体系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5、信息化发展环境急需完善。信息化宏观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信息化主管部门在全市信息化发展中的规划、引导、组织、管理作用不突出,条块分割和自行其是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一些县区和部门对信息化的战略地位认识不高,对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认识不足,没有给予信息化建设应有的资金和人力保障,导致许多信息化建设项目难以实施。全市信息技术人才相对紧缺,整体人才结构和素质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信息化项目的资金保障机制有待优化,投融资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有待创新。
1.3 面临机遇
1、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信息产业大发展。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覆盖面广、渗透性强、应用领域多,与传统产业结合空间巨大,将带动一大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成为促进各行业发展的倍增器,为“数字永州”建设和促进我市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2、我市具备承接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比较优势。当前,硬件、软件、网络和服务加速融合,新的信息产品和服务需求不断衍生,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信息技术的研发、生产、应用和服务等环节从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明显。我市具有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明显区位优势,以及相比沿海地区较低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交通物流等经济要素成本优势。这为我市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数字永州”建设提供了绝佳机会。
3、国家和省一系列重大战略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我国陆续制定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为我国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省委、省政府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作为实施“四化两型”战略的重要抓手,并先后出台发布了《数字湖南建设纲要》、《数字湖南规划(2011-2015)》和《湖南省信息化条例(修订)》等三大纲领性文件,这为“数字永州”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四化两型”、“数字湖南”的战略部署,以智慧化发展为主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主要目标,以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园区建设为着力点,以平台驱动、资源共享、强化应用为主要手段,抢抓机遇,统筹规划,创新模式,集约发展,全面提升我市信息化内生动力和应用水平,有力支撑“六城同创”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把我市打造成绿色、智能、宜居、和谐的新型城市。
2.2 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充分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构建完善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交换体系,逐步实现跨部门信息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
加强创新,智能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带动、渗透和融合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创新能力。将智能发展作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化和四化同步发展的努力方向,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广泛深入应用。
突出重点,民生优先。以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最关键、最突出领域为重点,大力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提升全社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优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和改善民生,大力推动社会公众急需、受益面广、信息密集度高的项目建设,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规划、政策环境、市场秩序和法规标准等方面的导向、协调与推动作用,引导全社会力量投入信息化建设。坚持市场运作,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广泛开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创新应用。
三、发展目标
3.1 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0.8以上,“数字永州”框架体系初步形成,“两化”融合取得积极进展,信息产业初具规模,公共服务融合便捷,信息化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到2017年,信息化整体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信息基础设施先进完备,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服务智慧高效,人民生活智能便捷,城市发展模式创新,“数字永州”基本建成。
3.2 具体目标
到2017年,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完备升级。城市光网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农村光纤到行政村,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城市主要区域,有线数字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建成以政务云(大数据中心)为主体,覆盖面广、应用创新性强的城市云团。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流通、企业管理等业务环节得到广泛应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0以上,进入深度融合阶段。
——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先导性支柱产业。
——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化。市、县两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框架基本建成,大数据中心承载80%以上市级部门各类数据资源,跨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共享率达到60%以上,对外服务能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各领域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在智慧综合服务、数字医疗、数字教育、数字旅游、智能交通、数字环保、网格管理等领域取得明显成效。
——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向纵深领域推进,对现代农业决策、管理和服务支撑能力明显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提高到50%以上。
3.3 总体框架
数字永州总体框架按功能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规划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应用体系、保障措施等四个部分。总体框架各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数字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的核心,应用体系建设是关键,组织、政策、模式、安全、资金是保障,共同构成数字永州。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紧紧围绕发展目标,选择需求紧迫、关联性强、覆盖面广、见效快的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带动、引领、支撑和影响其他领域的信息化普及应用,全面推动数字永州健康发展。
4.1 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按照夯实基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光网城市”建设,优化网络性能,基本建成新一代先进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市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建立政府和社会联动的大数据形成机制,以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为切入点,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以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为主线,加快全市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及公共交换平台建设,推进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科学利用。
1、加快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光纤宽带和无线宽带通信为重点,积极建设新一代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构建统一高效的泛在网络。加快推进光纤网络普及工程,实现城市光纤入户,农村光纤到村,建设光网城市。全面提升无线网络的覆盖面和传输速率,打造3G、4G网络全覆盖和WLAN(无线局域网)深度覆盖的城市无线通信网络。加快新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加快升级改造NGB传输骨干网络、业务平台和管理系统。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2、加快推进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动态、高精度、三维地心测绘基准体系和全球卫星导航综合服务系统,加快推进全市地名地址数据库和高精度数字高程模拟库建设,建设地理市情监测和统计分析平台,形成“一网一库一平台”的全市地理空间框架,不断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与应用体系,为各行业提供高精度、实时有效的空间位置服务,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
3、建设“数字永州”大数据中心。通过建设大数据中心,整合各部门、各行业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为行业应用提供统一的能力支撑,实现应用系统智慧化,提升集约化管理水平。一是加快云计算中心、共享交换平台及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云计算中心、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为“数字永州”应用系统提供强大支撑。加快建设和完善人口、法人、地理空间和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大力拓展相关应用服务。二是加强部门应用能力整合,提供应用系统支撑。通过各种方式,整合定位、数据分析、视频监控、语音、工作流支撑、第三方接入、短信、邮件、公共服务等各种专业平台提供的应用能力,为各部门提供统一的应用能力接口,实现应用能力的集中整合。
专栏一: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一:无线城市提升覆盖工程
利用WiFi、3G、4G等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以运营商为主体进行建设和运营,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环境培育,分区域、按步骤积极推动无线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覆盖政府机关、科研院校、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宾馆饭店、会议中心、风景名胜区、休闲娱乐场所、公共交通站点等重要场所的无线通信网络,为市民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到2017年,重点区域、重要场所WiFi覆盖率达到100%。
重点工程二:光网城市升级改造工程
大力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全面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以大芯数光纤为主要传输媒体,以PON(无源光网络)为主要传输手段,以城市更新单元为重点,加快已建区域的“光进铜退”网络改造,新建区域直接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到2017年,实现城市光纤千兆到楼百兆到户,农村百兆到行政村,城市家庭带宽达到20M以上,重点区域带宽达100M以上,农村家庭带宽达到8M以上。
重点工程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
利用云计算平台技术,整合国土、规划、民政等部门地理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包括地理实体数据、影像数据、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和三维景观数据在内的面向公共服务的地理实体数据库和各专题数据库。到2015年,形成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基本载体,嵌入社会公共信息,构建全市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共享。到2017年,形成较为完备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重点工程四: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工程
采用政府投资建设、监督考核,委托专业化企业负责运维服务的模式,加快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优先为市直各部门提供按需申请的计算、存储、网络、信息、应用支撑等资源和服务,面向社会提供网络设施、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开发平台等基础设施服务。到2017年,实现全市50%以上公共政务应用系统由市云计算数据中心统一承载,初步形成政府大数据宏观决策分析系统,提升政府综合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4.2 积极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以“突出重点、需求主导”为原则,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和实施一批“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和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1、大力推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数字企业”示范工程和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应用,大力提升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轻纺、民爆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鼓励传统行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及加快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增强自主研发和创意设计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创新产品种类,加速产品高端化,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
2、大力推进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提高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引导社会资源提供市场化服务,建设一批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产业集群的研发设计、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电子商务、市场拓展等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3、大力推进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产业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实现光纤到楼和无线全覆盖,支持建设园区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园区信息化管理。推进节能降耗监测管理平台、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交通系统、电子商务平台、信息技术公共平台在产业园区中的建设应用,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专栏二:“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五:两化深度融合“111”工程
以提升区域、行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为目标,深入开展 “数字企业”创建、“送信息进企业”和企业信息化“翔计划”活动,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入应用。重点加大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编制(CAPP)、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企业新产品设计水平和开发能力。全面提升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软件系统应用率,中小型企业实现财务、物料和营销管理信息化的比率等。五年内打造10家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实施100个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创建1000家数字企业。
重点工程六: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企业使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整合行业协会、信息服务商、行业专家等各方面资源,构建一批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网站外包、信息咨询、产品设计、检测和质量认证、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教育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引导中小微企业通过平台开展信息化应用,降低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成本,提高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力争到2017年,全市70%以上中小微企业能享受平台提供的在线服务。
重点工程七:数字示范园区建设工程
围绕绿色化创新、数字化制造、生产性服务等目标,鼓励各园区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积极推动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道县工业园、祁阳工业园开展“两化融合”试验区和数字示范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探索行业解决方案应用,重点推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纺织制鞋等产业的两化融合,着力实施节能控制与综合利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公共服务平台支撑、电子商务扶持引导、信息安全保障、两化融合专业人才培训等工程。五年内打造并认定一批高建设标准、高管理水平、高服务能力的“三高”数字园区,通过示范带动,全面推进我市“两化融合”进程。
4.3 大力发展现代信息产业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利用区位和政策优势,紧抓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示范区的发展机遇,以凤凰园、道县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冷水滩、祁阳电子信息产业园为核心,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信息企业来永州投资发展,引导信息产业集聚发展。
1、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大力推进信息产业专业园区建设,促进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器件、汽车电子、消费类整机、太阳能光伏和LED照明、聚合物锂电池等优势产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行业整合,培育龙头企业,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转变。
2、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积极培育提供网络接入、软硬件技术、网络和信息增值服务的企业,大力发展系统集成软件定制、软件测试等软件服务业。支持和鼓励社会信息咨询、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增值开发利用。突出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业,大力促进信息消费。
3、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快培育新型信息产业。积极承接电子标签(RFID)、智能传感、智能终端等物联网产业的梯度转移,推动物联网技术在重点领域的应用试点示范,打造新的增长点。抓住云计算技术促进信息网络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云计算公共服务体系,创造云计算市场,推动云计算体系架构、计算资源虚拟化控制和海量数据存储处理技术产业化。
专栏三:信息产业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壮大工程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实行政策向园区倾斜、资源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加快推进凤凰园、道县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冷水滩电子信息产业园、祁阳电子信息产业园和东安太阳能光伏高科园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园区承接信息产业转移的能力。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汽车电子、消费类整机、太阳能光伏和LED照明、聚合物锂电池等优势产业,以晶石电子、达福鑫电子、科力尔电机等“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行业整合,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转变,促进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到2017年,力争建成1-2个产值超百亿产业园区,形成2-3个产值超50亿的特色产业集群,培育3-4家产值过10亿的龙头企业和40-50家产值过亿元的重点企业。
重点工程九: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培育发展工程
大力扶持以永泰中天、华龙安防、灵动科技为代表的本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积极引进符合本地需求的知名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支持和鼓励社会信息咨询、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增值开发利用。突出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业,大力开发面向公众和企业的增值电信业务。推动信息技术与潇湘文化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教育、文化艺术创作、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休闲消费创意等新型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产业的“园中园”,以更优惠的政策、更有力的措施鼓励本地企业、资源和人才进行创业,吸引外地知名企业入驻,面向全市提供信息服务,引导信息消费发展。
4.4 着力构建现代电子政务系统
基于创新2.0、WEB2.0和政府2.0的发展趋势以及“共建、共享、共用、参与、开放”的建设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应用、社交网络、身份认证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一体化;以创新灵活的平台化方式,提供整合、高效、便捷的服务以及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务模式,加快电子政府建设。
1、加快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继续整合和开发政务信息资源,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促进数据资源集中管理、集成融合与增值服务;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构建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形成数据采集“一张表、一张图”机制,建设和完善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三大基础信息库,以及宏观经济、法规公文、数字档案、信用基础、政务机关和部门重要业务信息数据库。通过机制创新,打破部门数据垄断,推进横向信息资源共享。
2、推进跨部门业务协同与一体化服务。以推进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重点,整合网络资源,促进互联互通,加快跨部门协同办公系统建设,重点推进综合治税、食品药品监管、社会信用、应急指挥等领域的业务协同应用。逐步面向全市各部门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协同办公、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应用支撑,并实现与前台门户网站的无缝隙对接。同时,积极建设移动电子政务系统,满足公务人员移动办公需要。
3、加快政府网站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窗口和平台的重要作用,继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便民服务、政民互动四大核心内容建设,以整合资源、创新服务为导向,构建“一站式”网上政务大厅和网站群服务体系,强化面向公民和法人的在线服务和互动交流功能,着力提升政府网站服务水平。加强各级政府网站平台的整合,推动集约建设和统一管理,切实提高政府网站服务质量和安全防护能力。
专栏四:现代电子政务建设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十:公共交换平台建设工程
按照建立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部门间数据交换机制和共享服务体系总体要求,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及信息交换体系,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建立资源共享、数据交换、业务协同的工作机制和模式,构建城市级公共交换共享平台,形成全市信息资源的交换中枢,逐步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跨部门、跨机构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到2015年,50%以上政府部门信息数据在该平台上实现交换共享,到2017年,达到80%以上。
重点工程十一:全市统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工程
基于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市级办公自动化系统,制定系统接入标准,通过集群、目录服务、数据交换、智能配置、虚拟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市办公自动化系统与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对接,全面实现电子公文交换、督查催办、数字证书、电子印章系统和数字档案管理,降低行政管理成本,规范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增强政府内部管理能力。
重点工程十二:政府在线服务工程
以新一代Web应用技术为基础,适应新一代HTML5标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架构的要求,建立管理规范、技术成熟的政府网站群平台,支撑全市各县区、部门网站建设;逐步从市到县(区)开通微博、微信群和“永州通”微门户,提升政府在线服务能力和对外宣传的影响力,推动政府在线服务体系集约建设与统一管理。到2017年,实现全市各级各部门政府网站资源整合,网上办事率达到80%以上,在线服务平台(包括网站群、微信微博和微门户)日均浏览量达到50万以上,建设水平达到全省地市级前列。
4.5 全面推进公共管理服务创新应用
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按照“资源集约,信息集中,业务集成,管理集合”思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和社会管理各领域的应用,提高政府管理决策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经济、民生协调发展。
1、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无线传感网、电子标签、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和视讯信号智能分析技术,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强化对交通、环保、公共安全、房产、旅游、城市服务等各种需求的智能响应,提高网格化管理精度和广度。建设数字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利用智能分析工具对采集的视频、图像、数值等数据进行深度信息挖掘,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加快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网络服务水平。在碳排放、污染源监测、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领域推广精细化网格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精度。整合各类网格产生的信息资源,在市政市容、城管监察、社会治安、综合执法、应急保障等领域实现信息共建共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专栏五:城市管理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十三:数字城管建设工程
按照网格化管理理念和“大城管”模式,利用移动通信、空间地理和物联网等技术,加快建设基础地理、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城市管理地理编码、城市管理单元网格、城市管理业务、综合评价等基础数据库,积极完善无线数据采集、呼叫中心、监督指挥、地理编码、评价统计、视频监控、城市部件更新、基础数据资料管理、应用维护、大屏幕显示、数据交换、协同工作等应用系统,实现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公园管理、林业资源、城市照明、市容秩序的数字化管理。建立二级数字城管平台,设立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数字城管监督一级指挥中心,三区设立二级城管指挥中心。到2015年,一期覆盖冷水滩区、零陵区、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17年,二期延伸到三区城乡结合部、生态新城、农科园,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并逐步覆盖到下属9县。
重点工程十四:金盾二期推进工程
按照“2个中心+6大平台+N个专业化系统”的基本框架,加快金盾二期工程建设。一是优化、完善市局信息中心和网络图像中心,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促进警务信息共享。二是建设完善警务综合、情报信息、指挥通信、警用地理、内部管理、公共服务等六大综合应用平台。推进全市基础信息采集平台和执法办案平台建设,确保数据网上采集并全面应用警务通系统,实现所有案件网上办理、所有书面证据材料网上流转;进一步完善全市情报平台,为情报研判提供平台支撑,优化三台合一、350M无线通信、340M无线图传等指挥通信系统;建设PGIS系统,促使数据共享共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社区警务平台建设,建设警员管理、警车警员GPS定位管理、督察平台等内部管理系统;建设完善以阳光警务平台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快推进移动警务、入境、国保、刑侦、治安、网技、禁毒、交警等专业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重点工程十五:智能交通建设工程
重点完成中心城区红绿灯系统、电子警察系统、电子卡口系统、永州大道智能化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或改造升级工作。推进市县区域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建设完善交通状态指数参数采集发布系统,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多种渠道,为公众提供道路通行状况等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完善公交企业营运调度系统,试点推进公交站点车辆信息预报发布服务系统,提升公交车辆运营效率;整合交通管理各业务系统和静态、动态交通数据,深入挖掘数据在交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拓展交通指挥调度、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功能,提高交通指挥协调能力和交通智能诱导能力,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重点工程十六:数字环保建设工程
按照科学化、一体化、精准化的发展要求,加快“数字环保”工程建设,建立环境物联监测网络,实时采集污染源、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噪声等环境数据信息,对潇水河流域、湘江源等重点地区和湘江纸业等重点企业实施智能化远程监测。通过建立环境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行维护体系等“三体系”,构建硬件设施支撑平台、软件系统支撑平台、信息共享应用平台、核心业务应用平台、服务与决策应用平台等“五平台”,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环境数据中心、综合办公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移动执法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环境信息展示与决策系统等“七系统”,实现对城市环境系统的智能感知,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重点工程十七:房地产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工程
完善全市房屋基础数据库和房地产市场主体数据库,建设和完善覆盖房屋全生命周期的房地产管理和住房保障综合管理系统、房地产地理平台、个人住房信息平台、三维房产档案管理平台、网上房屋交易信息平台等。到2017年,在统一的房地产信息系统平台上实现房地产地理空间、个人住房信息、网上房屋交易等重点应用,以及房地产辅助决策支持与市场预警。
重点工程十八:数字旅游示范工程
以“一城、一山、六精品”为重点,加大“数字景区”建设力度,建立景区数据中心平台、通讯平台、信息安全平台、GIS系统平台、GPS系统平台等五大平台,完善门禁及票务、中心控制、PDA、对讲、语音导游、环境监测及森林防火、网上游览、LED展示、SP、旅游一卡通、呼叫中心、车辆调度等应用系统;对景区、酒店、购物商家等资源进行整合,搭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广电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旅游节庆等营销渠道。到2017年,实现旅游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配齐一张屏(触摸屏),建好二个网(无线宽带网和永州旅游信息网),开发三个系统(自助导游讲解系统、城市自助导览系统、网络虚拟旅游系统),推进四个数字(数字景区、数字酒店、数字旅行社、数字乡村)。推出一卡一亭(一卡通和永州特色旅游商品购物亭),建立一个中心(永州智慧旅游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基地(如永州“智慧旅游”软件园等),开展一批试点(景区游客统计分析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车船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游客虚拟体验系统等),完成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规划,为后续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建立保障机制。
2、推进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顺应公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拓展信息化在民生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市民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民众健康、安全、便利、舒心的生活需求。
发展数字教育。完善覆盖全社会的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学校信息化建设,丰富数字化、智能化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向以电子病历和数字化全民健康档案共享为核心的区域信息一体化转变,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协同,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提升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水平。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和餐饮服务业安全信息平台,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
改善社保民政服务。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就业服务、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救助、低保、慈善、社工、婚姻、社会组织等服务能力和水平。
推进社区信息化。示范推广网格化社区管理,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流程“一窗式”管理服务。推动数字社区环境建设,不断完善社区的信息化服务标准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促进信息技术在楼宇、家庭中的应用发展。
专栏六:民生信息化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十九:教育系统“三通两平台”工程
加快推进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三通两平台”数字教育工程建设,到2017年,全面建成网络、资源和服务全覆盖的教育信息化公共管理及服务体系,90%以上的中小学生和教师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重点推进以校园网、多媒体教室、校园数字广播系统、数字校园安全防护系统、数字一卡通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到2017年,建成4-5所省级示范“数字校园”。
重点工程二十:信息化人才培育“111”工程
依托本地高校,开设电子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加快信息化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鼓励市内高校、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研究机构和IT培训机构合作办学。拓宽信息化高端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帮助解决引进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以优厚的条件广泛吸引海内外信息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把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知识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员干部学习考核范围。到2017年,争取培育引进100名信息化中高级人才,1000名信息化专业化人才,10000名信息化实用型人才。
重点工程二十一: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工程
加快构建市、县(区)、镇三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重点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系统应用,建设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积极推广医院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医院信息平台、区域卫生共享协同等应用系统,加快数字医院试点示范建设。到2017年,居民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成三级示范“数字医院”3家以上,二级(及二级以下)示范“数字医院”10家以上。
重点工程二十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建立食品药品信息数据库,完善药品、医疗器械、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食品流通环节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及安全信息采集发布体系等,通过对食品药品行政许可、行政监管、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等业务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使用进行全程监管。到2017年,实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向主动监管、事前监管和精细化监管转变。
重点工程二十三:金保二期推进工程
整合各类社会保障信息资源,完善市级数据中心,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业务网络,实现全领域全流程协同管理、基层综合办理、网上一站式服务。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实现保障卡使用者从出生到就业、培训、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相应待遇等应用一体化,并逐步扩展到公共事业缴费、公交刷卡、小额电子钱包等方面的应用,实现“一卡多用”,为市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推进福利保障与商业保险、社会救助、慈善捐助等机构的信息资源共享,构建社会保障服务多层次架构体系。
重点工程二十四:数字社区示范工程
加快电子政务向社区延伸,促进民政、公安、计生、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业务系统和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建设社区综合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流程“一窗式”管理服务,全面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积极推动网格化社区管理,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发展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实现远程监控、安全管理等功能,使居民生活向“智能化”发展,打造数字化社区。
4.6 积极推广农业农村信息化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方针,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行政村信息服务点全覆盖,全面建设面向农村的“数字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镇村门户网站群,提高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撑能力,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融合发展。
专栏七:农业农村信息化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二十五: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采取多模式、多渠道、多机制,整合和完善现有各类涉农信息网站,着力建设全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作为农村信息资源统一发布和展示的窗口,为农户提供各类涉农资源(课件、教程、软件)发布与下载、信息查询、技术交流等服务。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层服务站为主体,通过共享场地、设备、人员、数据等信息资源,整合农业、科技、卫生、文化、商务、人社等部门和单位的农村信息服务资源,建设“多站合一、多员合一、一站多能”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依托基层综合信息站点,推进农村电子政务管理、农村事物综合咨询服务、农村文化娱乐服务、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农超对接、农村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保障、农村土地流转等事务一站式服务,并开展电子商务、本地支付、票务、远程挂号等代办业务。
重点工程二十六:农业信息化提升工程
以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江永县全国出口蔬菜基地等为依托,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建立完善农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信息体系,重点开展粮油、果蔬、畜禽、水产品、农机、农业生产动态、农产品供求价格、农业科技和灾害疫情的监测预警。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物联网、3S、自动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示范,搭建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环节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永州“网上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实体+网络”、“手机+电脑”的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的“农产品进城”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农超、农校、农企、农区(社区)之间有效对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大户、行业协会等通过平台开设网上直销店,实现网上展销。
五、保障措施
5.1 加强组织领导
由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领导“数字永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数字永州”建设的组织实施、牵头协调和监督管理。成立“数字永州”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信息化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逐步形成“一个领导机构决策、信息化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信息化工作格局。运用多种手段和多种载体,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对“数字永州”建设的共识。
5.2 强化政策支持
制定出台《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实施意见》、《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信息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加快研究、制订或修订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共享、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信息市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保障“数字永州”建设健康有序开展。市直各职能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大执行力度,明确工作任务,在政策制定、项目安排、资金保障、体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抓紧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5.3 加大资金投入
设立市级信息化专项引导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用于支持和促进信息化发展。工业发展资金、科技资金以及各行业部门专项资金中,安排适当比例资金,加强整合统筹管理,集中用于支持“数字永州”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共建、共享、共用,提高公共投资效能。
加快投融资体制创新,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与运营模式,确保建设资金足额投入。
5.4 拓展建设模式
积极创新合作模式,引导通信运营商及本地信息服务商参与“数字永州”建设。采用终端和应用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发展三网融合;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加快与省内外知名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司的对接;积极搭建政企沟通合作平台,吸引具有丰富信息化建设经验、优质资信的公司参与建设。
5.5 加强考核管理
将“数字永州”建设和信息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纳入信息化考核,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奖罚兑现。财政性投入和公共性建设项目要符合“数字永州”规划和顶层设计,按有关规定进行立项前审查和备案,其中电子政务类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报市政府办公室审查和备案,其它专项信息化规划和重点信息化项目报市经信委审查和备案。建立健全项目立项前置审查、预算评审、建设监理、竣工验收、决算评审和运维管理等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综合绩效评估体系,加强项目规划设计和项目绩效考评,提高投资效率。
5.6 强化安全保障
建立全市统一、完善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和以现代密码技术为基础,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信任体系。推广电子签名的应用,整合数字证书资源,逐步实现“一证多用”、“一证通用”。加强信息系统设计、建设、验收、运维全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落实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制度。加快建设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监控和防御体系,强化网络空间治理。积极推动经济领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建设集约化的灾难备份与恢复系统,促进统一的灾备中心建设。完善安全防范机制,定期进行常规性安全检测,对突发性的安全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完善网络安全规章制度,强化网络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的应急保障能力。
附件:“数字永州”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表
抄送:市委各部门,军分区司令部。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人民检察院。
nba赌注平台|官网_app下载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月7日印发
附件:
“数字永州”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表